國內化工龍頭企業江蘇華昌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昌集團)旗下子公司張家港市信誼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誼化工),被曝存在非法轉移危廢物的問題。
今年4月份,數名環保志愿者向記者反映稱,信誼化工和當地一家資源再生公司涉嫌存在非法轉移和接受危險廢物等違法行為,對當地環境及生態發展有可能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性影響。
為進一步核實上述信源,記者隨后輾轉于蘇南蘇北的兩個事發現場展開調查,據獲悉的最新消息,經過相關職能部門的介入查處,兩家涉案企業的違法行為最終受到了處罰。
值得關注的是,華昌集團旗下共有10家子公司,24家成員企業,其中,子公司A股上市公司華昌化工、江蘇七洲綠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亦曾因存在環境污染隱患被環保部門勒令整改。
跨市轉移危廢物50多噸
涉嫌本次跨市非法轉移和接受危廢物的企業,分別是張家港市信誼化工有限公司與宿遷市瑞優賽福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4月27日下午,記者現場看到,位于張家港市樂余工業集中區長江路5號的信誼化工的工廠里,工人正在將裝有危廢物的藍色化工桶搬上紅色解放牌大卡車。
隨后,裝滿藍色化工桶的大卡車從張家港上了高速,駛向蘇北的宿遷。在快要到達目的地時,多名環保志愿者在認定卡車內裝有危廢物后,撥打了當地環保部門的電話,在這輛“嫌疑”卡車抵達宿遷市洋河鎮高速出入口時,該車被宿遷市環保部門、公安部門緊急攔下。
記者了解到,這輛被截獲的卡車的目的地是宿遷市瑞優賽福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優賽?!?,而車上裝載的正是危廢物。
據宿遷當地一位知情人士稱,瑞優賽福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已于去年被吊銷,此次接受危廢物是在明知自己沒有危廢物的處理資質后,偷偷摸摸地接受危廢物,涉嫌進行非法經營活動。
記者獲悉,信誼化工轉移到宿遷瑞優賽福的危廢物有兩批共271桶,每桶大概重200公斤,一共50多噸。桶內危廢物經專業權威的廢液危險特征檢測,被認為是具有腐蝕性危險特征的危險廢物。
是否危廢物各有說法
事發后,兩地環保局立即針對“?;D移事件”展開調查。宿遷市環保局于次日進行了立案查處,并對拉到宿遷市的危廢物封存在倉庫里專人看管。
今年6月14日,宿遷市環保局將該起案件移送到了宿遷市公安局,并在發往宿遷公安局的《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移送書》中指出,瑞優賽福涉嫌違法處置信誼化工產生的危險廢物。
張家港市環保局固廢中心主任黃堅向記者表示,張家港市環保局與宿遷市環保局一同進行了查處,并將危廢物封存在了瑞優賽福倉庫。
黃堅說,“張家港環保局已對信誼化工依法依規進行了查處,先期責令其暫時停產,現在的處罰已走到了送達行政處罰告知書的階段,7月6日市局派人又對現場進行了核查?!?/p>
不過,對信誼化工轉移處理的廢物是“危險廢物”的事實,信誼化工并不認可,其堅稱,根據他們經過審批的環保報告,該廢棄物是固體廢棄物,不是危險廢棄物。
對此,宿遷環保局曾于今年5月4日將該廢棄物進行采樣,并送往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工程重點實驗室,進行專業權威的廢液危險特征檢測。最后經過專業的測試,該批廢液屬于具有腐蝕性危險特性的危險廢物。
此前,信誼化工非法轉移危廢已經被宿遷環保局發現并移交給張家港市環保局處理,“6月底將行政處罰告知書送達了信誼化工,已履行預先告知程序,之后還要召開市局辦公會議決定”,張家港市環保局對此回應。
張家港市環保局副局長鄒建忠對記者表示,對于該起案件,蘇州市環保局領導高度重視(記者注: 張家港是縣級市,隸屬于地級市蘇州),“我們會在這個案例中深刻查找原因,并對此舉一反三,提高對危廢物轉移和處理的監管能力,同時做好環境監察和查處工作,把環境污染減到最低,將環境變動對百姓的危害減到最輕,按法律賦予的程序和原則去處理環境問題。”
多家“兄弟”公司被“點名”
2015年1月,號稱“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正式實施。然而,一些化工企業為了謀取利益,鋌而走險,非法轉移、處置和傾倒危險廢物。
據記者了解,信誼化工是精細化工產品的生產廠家,公司主要生產三氯氧磷、對甲砜基苯甲醛、樟腦衍生物系列等醫藥、農藥原料中間體產品,是江蘇華昌集團有限公司的成員企業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江蘇華昌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化工為主體的國家大型二類企業,中國化工百強,張家港市十大重點骨干企業之一。集團公司旗下有1家A股上市公司——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華昌化工,002274)”。
事實上,除了此次信誼化工出現環境污染問題外,其“兄弟公司”華昌化工、孫公司張家港市華昌藥業有限公司亦曾出現在當地環保部門要求企業整改的名單里。
在一份蘇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的《關于開展突擊環境問題掛牌督辦及重點環境問題集中整治工作的通知》中,記者注意到,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因廢油渣暫存場所未設置危廢標識,部分廢油渣未貼危廢標簽、廢油收集不到位等事項,被市政府要求在今年12月31日前整改完畢。
與此同時,張家港市華昌藥業有限公司也因生產車間不密閉、廢氣無組織排放;現有廢氣裝置處理效果不佳、異味擾民的問題被要求在今年9月30日前整改完畢。
此前,張家港市局曾對張家港的各企業進行環境信訪重大情況輿情分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江蘇華昌集團的子公司江蘇七洲綠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一年內的被投訴次數多達199次,位列張家港市域污染信訪投訴量首位。
張家港市環保局對此分析稱,七洲化工(異味)投訴占樂余鎮省級以上環境信訪總量的69.6%,并被要求整改。2016年1月5日,張家港市環保局發布了《關于江蘇七洲綠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通過驗收意見》,認為該公司的清潔審核工作符合相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