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拜登宣布自己取得了勝利。如果拜登成為總統,美國的能源和政策將因此發生變化。為了促進光伏和風力發電,爭取2050年之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零,美國最早將于2021年1月重新加入特朗普政府已經退出的防止全球變暖國際框架《巴黎協定》。國際社會的脫碳潮流加快,企業將被迫采取應對措施,不僅如此,重新加入巴黎協定也是拜登國際合作路線的象征。
拜登稱“氣候變化是人類生存的嚴重威脅”,在競選期間,拜登多次強調石油行業帶來的嚴重污染,及其被可再生能源取代的必要性,并做出多項促進清潔能源發展的承諾:
1 聯邦政府將投入2萬億美元用來迅速擴大可再生能源的影響,推廣節能減排技術。
2 為新興技術投入大量研發經費,其中包括氫氣,地熱能以及碳捕集技術。
3 創建一個新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電力標準(EECES),旨在刺激能源生產商逐步“脫碳“。
4 加大對包括風能和太陽能電池板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的研發力度。
5 制定相關政策以鼓勵民眾生產和使用更具有可持續性的汽車,住宅,基礎設施和商業建筑。
6 停止聯邦政府對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補貼。
7 停止發放新的石油和天然氣許可證。
拜登表示,在這一系列政策的影響下,美國將在2035年前實現無化石能源產業,并在2050年之前實現零排放的清潔能源驅動型經濟。
此前特朗普政府允許建設用來輸送原油和天然氣的管道,并放寬了相關規定,促進了煤炭火力發電站的投資。特朗普政權還放寬了奧巴馬前政府******的汽車燃耗規定,為環保技術競爭力遜色于日歐的美國廠商提供了支持。
美國于11月4日退出了巴黎協定。在取得大選勝利后不久,拜登便在社交網絡上發文:“今天,特朗普政府已經正式退出《巴黎協定》,而在77天后,拜登政府將重新加入。”
為減排溫室氣體,將凈排放量降為零,歐洲、中國等多個國家已采取行動。如果排放量位居世界第2位的美國重新加入這一潮流的話,將會為環保對策吹入東風,但主導權之爭也會更加激烈。
美國的加入可能還會對全球能源行業的勢力格局帶來影響。美國通過2010年代推進的“頁巖革命”,超越中東的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第一大原油生產國。雖然美國通過解除出口禁令一直左右原油價格,但如果脫離石油的潮流繼續升溫,供求情況也會發生變化。
不過,在掌握預算和法制化權限的美國議會中,預計會出現上下議院多數派不同的“扭曲”情況,在這樣的背景下,拜登能否******有效性政策還是一個未知數。
拜登也很關注創造出大量就業崗位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多次在禁用頁巖開發水力裂壓技術方面發表模棱兩可的言論。除了需要顧及與化石燃料相關的企業和勞動者之外,拜登還需要與民主黨內部左派等各方勢力協調利害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