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世界網6月1日消息:沿著神府高速一路向北,兩側荒山上的防護林搖曳生長。進入府谷縣城,藍天下,人們在沿河體育場上運動嬉戲。因盛產煤礦而被稱作“黑三角”的陜西省府谷縣,正悄然成為“綠三角”。
近年來,府谷縣科學決策,提出了“生態立縣”的發展戰略和環境治理整頓目標,投入資金十億余元用于污染治理、節能減排、生態環境建設與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打造綠色“陜西北大門”。
五年植綠,譜寫綠色篇章
上世紀80年代,府谷小煤礦、小水泥、小電石、小焦化、小煉鐵等“五小企業”崛起,形成了所謂“村村點火,溝溝冒煙”的原始發展模式,環境日趨惡化,加之地處黃土高原,更顯得溝溝壑壑、漫天黃土。
“十二五”開局之年,府谷縣深入開展以造林綠化為主的生態環境建設,精心續寫“綠色文章”。2011年,府谷******了《府谷縣五年植綠大行動實施方案》,提出五年總投資13.8億元(爭取中省市投資3億元、縣財政配套5億元、能源企業籌資5.8億元),全縣新造林8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1%以上的總體任務。
府谷縣林業局局長張寬介紹說,府谷將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相結合,緊緊圍繞“園、路、企、河、基地”的造林綠化布局,認真落實“東治川、南治山、西搬遷”的方針,積極開展綠色通道及環縣城綠化工程、能源企業綠化、樟子松基地建設、紅棗基地建設、神龍山森林公園、農業示范園區林業項目等林業重點工程,共完成新造林16.4萬畝,完成投資1.8億元,栽植各類苗木約2400萬株,完成全市計劃任務16萬畝的102.3%。
記者在府谷縣天龍鎂業集團生產區內看到,綠化帶遍布廠區,道路環境清潔有序。在府谷,要求煤礦企業在建成投產之前必須事先編制好《煤礦生態治理方案》,才能通過驗收。《方案》顯示,全縣各類能源企業都要按照上一年度納稅總額確定造林任務。
在沿神府高速公路兩旁,不少工人正頂著日頭勞作,一片片的綠色已初見成效。這里也是“千里綠色長廊建設工程”的一部分,五年后,全縣主干公路、鐵路、機場、高速兩側都將完成綠化,建成高規格、高標準的四季常青綠色大通道。
中共榆林市委常委、府谷縣委書記張惠榮說,為確保造林成功,縣領導班子創新機制,全面推行承包造林、招投標制,實行單株核算、分期付款。工程投資按5:2:3分三年兌現。注重制度造林、責任造林、科技造林,真正夯實“綠色府谷”建設基礎。
2012年,府谷啟動“陜西北大門”綠化工程,以環縣城綠化、環企綠化、環村綠化、千里綠色長廊建設為重點,造林20萬畝,建成一批生態公園、生態景區、生態長廊、生態企業和生態村莊。
府谷縣雙創辦副主任李濤表示,近年來,府谷采取拆墻拓綠、見縫插綠等辦法,大力實施生態綠化工程,城區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4.5%,綠化覆蓋率達到38.5%,人均綠地9.6平方米。去年12月,正式被陜西省政府命名為“省級園林縣城”。
治污減排,還民藍天碧水
這半年,府谷縣環保局局長穆鵬云并不輕松:城區內8戶高耗能企業將要在8月底前搬遷至清水工業園區。這個位于縣城以東22公里處的工業園區,將集中發展聚氯乙烯產業鏈,配套建設電石、硅鐵等高耗能產業。這8戶高耗能企業進入園區后,不僅有效緩解了城區污染情況,企業生產尾氣還能發電,真正走上了循環經濟的發展路子。
府谷縣地勢狹長,兩山夾一川的格局十分不利于空氣揮發。穆鵬云表示,針對工業污染和生活污染和這兩大主要污染源,縣環保局緊抓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不放松。
幾年來,府谷累計投入12.6億元,強力推進工業污染治理和節能減排,電石、鐵合金、水泥、金屬鎂、發電廠等企業基本實現了達標排放。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行企業清潔安全文明生產,實現了工業廢渣、廢氣、廢熱綜合利用。
穆鵬云介紹說,府谷縣原有124家煤礦企業,已整理成18條蘭炭生產線;縣環保局重點監管128家涉及火電、金屬鎂、大蘭炭、煤礦和水泥的企業;對園區中28家重點企業實行視頻監控;環保局專門成立減排機構,對重點項目落實專人負責,定期召開污染物減排調度會,督促企業加強脫硫設施和在線監測的運行管理。
從2006年以來,縣環保局依靠淘汰落后產能騰出總量,以環保工程和建設項目“以新帶老”消化總量,以強化環境監管控制總量?!笆晃濉币詠?,累計消減二氧化硫排放量6.69萬噸,化學需氧量排放量310噸,完成了“十一五”期間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要求。
皇甫川、孤山川……四條河流穿越府谷這座小城,穆鵬云指著環保局窗外的孤山川告訴記者,這條河的水質就是四類標準。近年來,縣環保局一直加大對城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和孤山川流域水環境排查和保護力度,嚴防污染事故發生,切實保障用水安全。
穆鵬云介紹說,“十一五”期間,縣財政投入13.9億元用于環境保護工程,實施集中供熱工程、天然氣供氣工程,目前,城區煙煤禁燒率達74%,城區供熱面積達到190萬平方米,天然氣用戶達2.2萬戶;建成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全縣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創城”“創?!贝蛟焐鷳B環保新縣城
2010年5月實現省級衛生縣城創建目標以后,府谷提出了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的目標,為了進一步優化投資發展環境,又全面啟動了創建省級環保模范城市的工作。
兩年來,府谷圍繞“注重基礎、強化整治、立足長效、全面提高”的總體思路,以“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味、提高市民文明程度和綜合素質”為抓手,以“美化、亮化、綠化、治臟、治亂、治差”為突破口,積極創新城市管理和發展模式,市政建設有序推行,市容市貌明顯改善,城市管理水平顯著提高。
2009年以來,府谷縣通過推廣使用電能、太陽能、天然氣和無煙煤等清潔燃料,采取強制手段,對城區大氣污染展開了綜合治理活動。2011年,全縣實現279個藍天,比預計目標280天僅少一天。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投入運營以來,醫療垃圾處理站也開始規劃實施;全縣電力、化工企業粉煤灰、爐渣等工業固體廢物得到安全處置和綜合利用;企業實用放射源和醫療機構射線裝置都辦理了環評手續和許可證,做到嚴格審批、嚴格管理;城市機械化清掃率達20%以上,城市生活、建筑垃圾實行統管統運,日產日清。
目前,全縣已建成各級綠色文明示范企業、學校、機關、社區、村莊、景區共22家。在蘆草畔新村,記者看到,養豬場的肥料用來生產沼氣,沼氣用來照明、取暖和做飯,沼液用于大棚蔬菜和生態農業施肥施藥,和過去相比,省時省力,既凈化了環境又節約能源。穆鵬云表示,縣環保局計劃每年建成一個環境優美鄉鎮,每個鄉鎮創建一個生態示范村,全力構建新型農業產業化格局。
在“藍天”“碧水”“寧靜”“增綠”“節能減排”等諸多工程的推進下,府谷的環境越來越好。西北最大的縣級公園——河濱公園,已經成為了城市的綠肺;城市鄉間昔日的荒山禿嶺也逐步披上了綠衣,全縣干線公路更是形成了“綠色長廊”;以往春季黃沙漫天、灰塵肆意刮落的天氣少見了……縣環保、林業工作連年被評為全市、全省先進,并榮獲“全省綠化工作先進縣”“全省生態文明先進縣”稱號。
“十二五”期間,府谷將圍繞創建“省級環保模范城市”“省級生態縣”和“省級循環經濟示范縣”三大目標,全面抓好城市環境保護、農村環境保護、工業園區環境保護、自然保護區環境保護與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以及環境監察、監測、信息三大體系能力建設等五項重點工作任務,實現污染減排有成效、能力建設有突破、生態環境有改善的奮斗目標。
中共榆林市委常委、府谷縣委書記張惠榮表示,未來的府谷,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美好,在推進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中實現綠色繁榮,以“黃河金三角、綠色新府州”的嶄新面貌屹立在陜西之北!